【淺談痠痛預防、傷後恢復的運動治療】
為何會說個人不推崇重訓處理痛、傷🤔
以下背痛的病患舉例
許多下背痛的病患
臨床表現呈現:無法久坐、彎腰做家事或搬東西腰很痛
這類的病患,如果一直叫他練下背的重訓(不論是硬舉、羅馬椅、超人式)
即使髖鉸鏈啟動很好,過程中都沒有拱背
只要開始追求次數、重量💪
就會進入高負荷的訓練
大腦會自動選取最適合發力的肌群
豎脊肌群將會在高負荷訓練下主導發力
但就預防痠痛、傷後恢復的病患
真的需要這麼多豎脊肌的訓練嗎?
其實他們更需要的
應該是在不舒服的姿勢下
能隨心所欲啟動淺層多裂肌、並維持越久越好
這也是所謂低負荷訓練的精髓
✔️豎脊肌跨多關節
利於瞬間發力、但不利於長時間收縮及姿勢維持
✔️淺層多裂肌跨單一關節
較利於長時間收縮及姿勢維持
無法久坐的病患
在坐姿底下訓練骨盆前傾+腰椎背伸
但不出現胸椎背伸
彎腰做事痛的病患
在身體前傾姿勢下訓練骨盆前傾+腰椎背伸
但不出現胸椎背伸
在任何姿勢底下
📌能隨心所欲控制腰椎、不代償、維持住
才是痠痛預防、傷後恢復優先該執行的運動治療
並且這是隨時隨地都能做的運動
不是去運動場健身房才叫運動
當開始追求重量、次數
所追求的就是另外的東西了
#動作控制 #疼痛治療 #運動治療
#傷後復健要與生活連結
#解離運動聽過沒有 #極致的動作控制